襄陽晚報訊【全媒體記者沈明晶 通訊員王波】歷史文化遺產是一座城市發展的見證。11月30日,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由市城鄉規劃編制研究中心編制的《襄陽市中心城區紫線控制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編制完成,正在進行批前公示。
城市紫線是指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內的歷史文化街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范圍界線,以及歷史文化街區外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護的歷史建筑的保護范圍界線?!兑巹潯访鞔_了陳老巷、東津十字街兩條歷史文化街區,襄陽北街、綠影壁巷兩條歷史風貌區,襄陽城墻、古隆中、綠影壁等43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昭明臺、仁義巷32號、文化創意園(原襄陽日報社印刷廠)等6處歷史建筑的紫線范圍劃定和管控措施。
在紫線保護范圍內的歷史街區、歷史風貌區、歷史建筑,禁止除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建設外的新建、改建、擴建活動;禁止與文物保護無關的建設行為;禁止爆破、鉆探等破壞文物的行為;建筑不得超高、體量不得過大,不得改變歷史建筑原有結構等;在建設控制地帶范圍內,不得有影響周邊環境和歷史風貌的行為。
據了解,為增強可操作性,《規劃》創新紫線控制方式,采取實線、虛線、圈點相結合的方法分類管控。其中,對保護范圍明確的歷史文化街區、歷史風貌區、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筑進行實線控制;對保護范圍較大且隨考古發掘變化的墓葬群進行虛線控制;對中心城區以外、一些在更高等級保護范圍內的保護對象以及建議歷史建筑3類保護對象進行圈點控制。規劃成果將錄入數據平臺,形成全市“紫線一張圖”。
責任編輯:王群
請輸入驗證碼